一切從簡

一切從簡
為保障病人隱私,作者於心理學隨筆內並沒有在未經客戶的同意下,放置任何病患的真實故事,所有包含心理治療的故事內容都已經改編,忌對號入座。另外,本人不能在網上隔空治療,所以本網站並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心理諮詢服務,如有需要,請到醫院或診所求診,敬請留意。All the psychotherapy stories are written in ways to protect clients'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acy rights. NO real and identifiable clients' stories are shared on this website without their permission. No psychotherapy consultation will be provided on this website. Please do see your local provider for any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還是覺得你最好 Mr. Right

攝於二零一二年台灣宜蘭長榮鳳凰(礁溪)酒店


朋友聚舊,女人男人,不忘談起大家的另一半。

「他工作很忙,很少回家吃飯。」
「他呢...常常把東西亂放一通。」
「啊...有次吵架,氣得我沒有回家。」
「分了又合,合了又分,我其實都不知道想怎樣。」
「我覺得給不到對方一些安全感,還有很多很多的,我都做不到......」
「他脾氣壞,常常不聽我講,說我多咀,有時候我氣得有想過離婚......」
「啊...沒有的,他會一直唸,我都不想多講。」
「他就是覺得我錯,為甚麼錯的總是我﹖」
「我們有很多地方都不同。」

 我們這幾群女人喋喋不休,把握沒有男人的機會,盡訴心中情。女人其實很搞笑,品評男人一番後,喜歡以圓滿作結,講下男人的優點,然後各自離開回家的時候咀角還是會向上升,這就是幸福的感情,也是女人的口是心非。幸福或許就是看透了,看化了感情的不完美,然後記得對方的好。

「他呢,就是對人好,不計較。」
「他很會賺錢。」
「他很有社交手腕,人脈夠廣。」
「他其實有時候很貼心。」
「他對我家人特別好。」
「他十分專一,我不用擔心他會出去認識別人。」
「他呢,除了固執,就是甚麼都好。」
「離婚我又不捨得呀,他有時候對我都很好。」

有一個很著名的愛情心理學理論說明愛情就如存款一樣,你越入得多,你越能有本錢領錢出來用。沒有存款,又過於提款,感情會負債,然後感情信用破產。所謂的錢就你投放的細心、感情、善意、包容、呵護、專一、安全感、聆聽、相敬如賓,以及種種對愛情有利的特質。它們就如不同的貨幣,路路通用,適用於各種情況。錢不夠的話,那就要看運氣,看對方有多包容。心理學研究有指伴侶之間有磨擦是少不免的,而且大部份的爭拗都不能夠解決,這是基於兩人的個性、價值觀或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曾經有個心理家跟我說如果伴侶每做五件對對方認為是好的事,那就可以抵銷一件爭拗。是不是真的五件,我就不太肯定,不過意思就是指你的存款一定要比提款多出有餘,這樣才能保護兩人之間的感情。那甚麼是提款呢﹖提款就是指當意見分歧時不尊重對方的看法、對對方表示蔑視、小心眼等等......心理學家Gottman在研究中發現以下幾種負面行為大幅減少存款,更與離婚有關,它們包括批評 (Criticism)、取笑或嘲諷(Contempt)、辯護(Defensiveness)、冷漠(Stonewalling)。他更指出男人比女人愛避免吵架,容易用言語上的暴力和冷漠對待女人,他們也比較愛辯護自己,但大部份時候他們都沒有留意自己的言行,Gottman明言逃避糾紛會最終破壞婚姻或感情。如果沒有存款習慣,我建議你從今天做起,多留意對方認為是有助感情的事,然後做多一點,並緊記中國人相敬如賓的道理。存款不等如買多幾個包包,在外多吃幾餐飯,多幾句甜言蜜語,存款是著重於生活上的點滴。

和Honey K認識五年來,我理解到有些事情或許不能完全改變,有時候他氣得我還是想打爆他的頭,但是愛、尊重和包容讓我不捨得打爆他。我最喜歡他每天跟我裝可愛,為我洗碗,吃掉我所有的菜。我又喜歡他回家後跟我抱抱,溫和的提出意見,包容我的不是,並乖乖的陪我很早睡覺。有一天晚上,我們在家中的沙發一起吃冰淇淋泡黑咖啡,他一口,我一口,看到他的笑咪咪,我突然覺得很幸福。幸福就是要記得你的好。Honey K,五周年快樂,明天在香港見。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小孩的駝鳥政策與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和貝頤相處的日子總教我想起各種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今天要寫對社交能力十分重要的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轉眼間,貝頤還有兩個月便三歲,下星期便要上幼稚園去了。自我回港後,我們天天玩躲貓貓和角色扮演的遊戲。我這個做姑媽一人演繹多個角色,是想吃她的怪獸和老虎,又是幫她打敗怪獸的英雄人物。兩個人想像買菜、賣公仔、去奇幻森林和游泳等等......不亦樂乎! 她更愛躲在棉被中,玩躲貓貓,以為自己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便覺得其他人是看不見她的。

小孩子一般在三至六歲發展心智理論 (Astington, 1993; Wellman, 1990)。貝頤這個年齡還未完全發展出心智理論,她還未能明白她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哭和發脾氣便可以得自己想要的。心智理論的發展表示小孩子明白「我」跟「他人」的意願、意識、信念、想法都是不同的,是小孩子建構/猜測他人思想的理論。這種技能一般在四歲出現,也是社交的重要原素,很多自閉(Autistic)或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就是因為缺乏心智理論,常常以自己的角度出發,所以在結交朋友上很有困難。

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The False Belief Test」,是研究員設計來研究那一個年紀的小孩會建立心智理論用的。研究員在實驗中拿出一盒顏色筆盒,問不同年紀的小孩子盒內放甚麼,正常來說,孩子都會答顏色筆。此時,研究員會打開顏色筆盒,給小孩子看裡面其實是放蠟燭。然後研究員跟小孩子說,另一個小孩子或玩偶剛剛來,他不知道我們剛才的對話,也沒有見過這個盒打開過,如果我問玩偶顏色筆盒有甚麼,你猜他會說甚麼﹖ 我們成人都知道,玩偶不知道我們的對話,當然會答顏色筆盒中的是顏色筆。那未有心智理論的小孩子(約4歲以前)呢﹖ 他們會說是蠟燭,這是因為他們覺得人家的看法會是和他們一樣的。既然他們知道盒中放蠟燭,那其他人也一定會知道。可是,當小孩子到四歲以後,心智理論發展出來,明白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分別,於是他們會答你玩偶會說顏色筆。

心智理論的重要性很高,讓小孩子明白不能假設其他人一定知道自己想甚麼和要甚麼,要透過語言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研究指心智理論與角色扮演(Pretend Play)相關(Taylor & Carlson, 1997),更有助小孩子在上幼稚園時得到朋輩的接受(Peer acceptance),適應學校生活,以及建立友誼 (Slaughter, Dennis & Pritchard, 2002)。雖然未有確定的數據顯示角色扮演遊戲是心智理論的先驅,但我仍然鼓勵家長和小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豐富孩子的想像和語言能力,促進日後心智理論的發展,以及親子關係。



參考資料﹕
Astington, J. (1993). The child’s discovery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laughter, V., Dennis, M. J., & Pritchard, M. (2002). Theory of mind and peer acceptance in preschool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4), 545-564.
Taylor, M., & Carlson, S. (1997).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antasy and theory
of mind. Child Development, 68(3), 436–455.
Wellman, H. (1990).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中國家長愛向孩子說謊話?

電視在播第三世界兒童的饑餓情況,奶奶她聽不太到,自己編了個故事告訴貝頤如果她不把飯全部吃光光便會像那些皮黃巾骨瘦的孩子一樣,奶奶並會把她送到遠方,跟那些小孩子在一起。貝頤聽後,把飯都吃光光。

早前,我在診所跟客戶和他們的家人分享一些中國文化,說到以前小時候奶奶會告訴我不把飯光光會將來嫁個醜老公,又說不乖會給壞人捉走.......當年,奶奶跟我說的謊言多不勝數,而以上的這兩個比較經典。年青的客戶聽了覺得奶奶很"mean"和認為她不應該向小孩子說謊。

在美國人心中,中國家長對孩子撒謊比美國人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在今年二月份發表一項研究指98%的中國人承認對孩子說過謊言,以下是一些例子﹕

「如果你不把食物吃光光,你就會長得很矮。」
「如果你不跟著我,你就會給壞人捉走。」
「如果你不乖,我會叫警察。」

對中國家長來說,這些都是善意的謊言,不但無害,更能有效管理孩子的行為。回頭看這些「善意謊言」,我覺得好笑,也不覺得對自己做成任何的創傷。不過,你如果問我,我會覺得不用謊言其實也可以管教好孩子。首先,要了解的是這種「大話」背後都是有威嚇的成份。家長利用小孩子的恐懼去控制他們的行為,告訴他們做壞行為都有後果。

可是,我們其實可以不用說謊也可以用同樣的道理去管教小孩。今天早上,貝頤發脾氣,又叫又沒有禮貌,於是我不理她。後來她繼續發出古怪的叫聲,要我離開我媽的身邊,我便收起笑容說﹕「如果你再是這樣,你給我去Naughty Corner站個三分鐘。」她立刻停止,安靜了下來,然後她有禮貌的要求到傭人身邊。我讓她過去,自己回房間,讓大家冷靜一下。過了一會兒,我聽到她和傭人玩得興起,我便扮怪獸(她喜歡玩的角色扮演遊戲之一)和她玩得笑嘻嘻,嘉許她能夠控制情緒,不再亂發脾氣。

我不會跟她說如果你再這樣發脾氣、沒有禮貌,我便送你去警局之類,因為我知道這個後果是不合常理和現實的。如果她繼續吵,我實在沒有辦法給她這個後果 (Consequence)。如此下來,假的後果不但沒有威脅性,更讓小孩子知道你說謊,覺得你不是好榜樣,最後得不償失。

貝頤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她知道姑媽是講得出做得到的人,賞罰分明,所以她不敢對我太離譜。如果我要兇她,她知道我不是開玩笑的,但她也知道只要她乖,我便會原諒她,並會得到適當的獎勵,例如她會得到一粒糖果或和姑媽玩她喜歡的指定遊戲。這種適當的運用「後果」,不但不用騙小孩,更能有效減少小孩子的壞行為。

後果有好有壞,家長可以盡量平衡兩者,讓小孩子知道甚麼是應該做的事情,甚麼是不應該做的事。最重要的是,你的小孩子不會因為要承擔負面後果而離開你。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童言無忌

貝頤與她的「麻麻」和「爺爺」

經典語錄一
貝頤﹕ 麻麻的屁股和我個屁股有甚麼不同﹖
姑媽比比﹕ 麻麻的大點,你的小一點。(等了十秒) 貝頤,你和麻麻的屁股有甚麼不一樣﹖
貝頤﹕ 麻麻大點,貝頤小一點。
姑媽比比﹕ 對了。那姑媽的有甚麼不一樣﹖
貝頤﹕ 姑媽的屁股是臭的。

Rene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nny's and my bottom?
Me: Granny's bigger and your's smaller. (10 seconds later) Rene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anny's and your bottom?
Renee: Granny's bigger and my bottom is smaller.
Me: Right. How about auntie Bebe's bottom? Whats the difference?
Renee: Auntie Bebe's bottom is stinky....


經典語錄二
貝頤﹕ 有thunder,姑媽,我們要躲起來。(用棉被蓋著自己和熊貓玩偶的頭。)
我﹕ (我們躲在棉被下,然後我扮雷聲)
貝頤﹕ 呀...........(尖叫,然後把熊貓一拳打到我的下巴。)
我﹕ 呀......好痛,姑媽不能動了。(我裝死)
貝頤﹕ 我可以動 。(完全不理會姑媽,然後自己前後搖動,表示可以動。)

Renee: Auntie, thunder. Let's hide. (Use blanket to cover her and her panda's head)
Me: (We hid under the blanket and I imitated the sound of thunder.)
Renee: (Screamed and panda's fist jabbed my chin.)
Me: (I screamed) Its painful. I can't move.
Renee: I can move. (Completely ignored my pain and rock herself back and forth)

經典語錄三
表姑婆﹕ (指著史迪仔問) 這是甚麼﹖
貝頤﹕ 史迪仔。
表姑婆﹕ 你是不是史迪仔﹖
貝頤﹕ 我不是,姑媽才是史迪仔。

Auntie Ling: (Pointed at Stitch) What is this?
Renee: Stitch
Auntie Ling: Are you Stitch?
Renee: No. I am not. Auntie Bebe is Stitch.

經典語錄四
貝頤﹕ (我正要出門) 姑媽,你不要出去啦。
我﹕ 為甚麼呢﹖
貝頤﹕ (很認真的說)因為我想陪你玩呀!
我﹕ 嗯,我都很想和你玩,但是我要出門了。

Renee: (I am about to leave) Auntie Bebe, please don't go out.
Me:Why?
Renee: (Seriously) Because you want to play with me and I want to be there for you.
Me: Umm...I want to play with you but I need to go out now.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灣仔的咖啡館 Wanchai & The Coffee Academics


終於回到香港。

香港變了很多,就是我最熟悉的灣仔也慢慢變得不親密。今天,我帶貝頤去找我媽,發現灣仔多了幾家時裝店,一間咖啡館,一間酒商,不同特色的餐廳,還有一間又一間富麗堂皇的品牌店.......我小時候吃過的麵家、玩具店和茶餐廳,甚至近年吃過的飯店,彷彿都在整個地產霸權下消失。除了景德行、合和中心、榮興小廚、天地圖書和快樂麵包,我找不到我記得的一些地標。或許這個時候,我應該慶幸它們還勇敢的存在著。

海外留學的這六年,我每年都回來香港一次,而灣仔是我回歸必到之處。灣仔是我長大的地方,加上景德行,似乎沒有理由不一次又一次的拜訪。灣仔沒有一下子變成另一個世界,它是給慢慢吞噬的,而那條囍帖街當然一早淪陷了。我小時候到過無數次的髮廊已不在,每個星期六必逛的玩具店也早已消失,而我喜歡的麵食店也無影無終......灣仔漸漸變得不像灣仔,但格調又不像個銅鑼灣,感覺有點怪。

今天走進剛開業不久的咖啡館 (The Coffee Academics),我坐在木製的傢俱從落地玻璃看電車路,聽著店內播Stacy Kent的音樂,複雜的心情把咖啡的香氣都蓋過了。當我看著外面那條我走過無數次的電車路,我曾經熟悉的一切,人來人往,然後又凝望手心的咖啡杯,牛奶和咖啡難以混在一體。白色的牛奶結成一小塊又一小塊,我假裝沒有看到,呷了一口,咖啡的味道有點難以嚥下,我有點後悔點了那杯 Cafe Misto (法文為 Cafe Au Lait) 。或許,我期待的咖啡是另一種韻味,所以儘管店的外觀和裝橫讓我留下印象,咖啡卻沒有。幸好,我今天遇到那位親切的店員小姐,讓我至少能感到商業背後的一絲人情味和重遇熟悉的親切感,不然那只是一杯比星巴克好一點點的咖啡而己。

咖啡只是咖啡。如果今天我不把它和回憶混作一談,或者那杯咖啡會比較易入腸胃。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錯失更好的機會 The Better One?

the perfect match
有一個二十出頭樣貌端好的男人和女朋友分手不久後,來到診所跟我說他求診目的是希望解決長期不能「認真」談戀愛的困擾。他因為擔憂錯過更好的對象,害怕投入眼前的感情,所以常常遇到一些關係上的不滿便放棄眼前人,然後再覓伴侶。如是者一年又一年,這樣的狀況維持了大概幾年,眼看朋輩都結婚生子,他著急了,開始焦慮是否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對象」(The Perfect Match)跟他建立一個家庭。

雖然他口中說自己沒有自信心,常常感到焦慮和抑鬱,但他的言行卻顯出高人一等的心態,其他人在他眼中好像怎樣都配不起他。他批評之前的治療師不夠年青,所以不明白他擇偶的心態。他又批評他的兄弟姊妹、他的父母,覺得沒有辦法和他們相處。的確,他的智商是很卓越,可是他執著,拘泥於小事情,沒法子放開,沒有法子原諒他人和放過自己。某次,他和一有個女孩子約會,對方因為遲到,他決定再不和她交往。作為他的心理諮詢師,我以為我很快也會被他解雇,怎知他見了我好一段時間,直至實習的結束。這段期間,他還會錄下每一節治療,然後回家再聽。

我曾問他﹕「你怎樣知道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對象﹖如果遇不到會怎樣﹖」他回答不知道,重覆恐怕會錯過更好的,但同時害怕再這樣下去日後會一個人。這時我覺得他比較理性,開始明白到「坐這山,望那山」的問題。一個人會怎樣呢﹖「嗯,會很寂寞。嗯,會很空虛。」這是他最畏懼的情感—寂寞與空虛。因為對他而言,這正正反映著他人格的缺憾,自戀背後隱藏的憂慮—他不是如自己想像的那樣好。他怕不會被愛,或給拒絕,所以他往往「先發制人」,終結感情,甚至不投入感情,於是他不用被嫌棄。沒有投資便不會有損失,但同時也得不到收穫,道理就是如此簡單,這樣怪不得他長期不能「認真」談戀愛。害怕失敗就是成功的絆腳石,感情亦然。

人越著急,越容易陷入困境,就像掉進流沙一樣,越用力掙扎,越給侵蝕得快。他越是焦急成家立室,越是對伴侶的要求高,他嫌這個這樣,又嫌那個怎樣,永遠都是人家不夠好,於是他可以做終止遊戲的那個人,然後自我憐憫。在他眼中,他是主角,其他人只是他人生中的「茄呢啡」。怪不得他,他其實很可憐,因為他重覆又重覆的套入自己的圈套,在還未搞清楚自己需要甚麼的時候,加上一塊治標不治本的膠布,結果傷口從未好過。找一個女人來暫時慰藉心靈的空洞,似是要為成家的目標進發,實質是逃避心中的畏懼。 一個女人又一個女人,他還未找到他的「理想對象」,又或者他已錯過了所謂「更好的那一個」…… 

這個世界或許真的有「更好的」選擇,但所謂「更好的」是不是真的是「最好」呢﹖你是怎樣定義那一段感情較好呢﹖ 你怎知道那就是生命中的唯一呢﹖我不是愛情專家,我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我相信只要你珍惜,不比較,你眼前的永遠都是更好的那一個。俗語有云﹕「珍惜眼前人」,信不信由你。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怪獸家長」的委屈

不經不覺間,我與這群有自殘傾向的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相處了六個月。這個星期四便是我最後一次帶他們的辯證行為治療小組 (DBT Skills Training Group),也是我在診所實習的最後一天。回想這半年,我主動參與青少年的治療,一方面希望增加經驗,另外也希望克服對他們的恐懼。畢竟青少年是我行我素的群組,行為問題較多又複雜,加上他們的父母會參與,可謂挑戰性甚高。更重要的是,這群青少年都有嚴重的情緒問題,不但大部份有自殘或暴力傾向,很多更已試圖自殺。我第一天的辯證行為治療小組經驗畢生難忘,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雖然這個小組的實質對象是青少年,但是父母的角色很重要。我常常跟父母說,青少年一個星期來見我兩個小時,但是回到家,他們是日對夜對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應該積極參與子女的治療,在家中運用在治療中學到的溝通技巧,鞏固關係,以及改善彼此的情緒管理。

起初,我認為這群青少年的父母很可能是「怪獸家長」。我主觀地認為他們過份批判或缺乏管教,間接影響這些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可是,在這半年間,我越和這群父母相處,我越體會到做人父母的艱難及辛酸,我亦學會放下對他們的主觀和偏見。就算這群「怪獸家長」有時候的確很具批判性(critical),甚至主觀(judgmental)及否定孩子的感受(invalidating),但他們每個星期四都準時出現,在小組中踴躍參與發問,給予其他父母和孩子莫大的支持。就是當天和自己的孩子有爭執,他們還是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選擇和孩子一起來,希望有一天孩子會好起來。

這樣的父母絕對不是怪獸,他們很願意為孩子付出,只是太害怕失去他們而已。「怪獸家長」常常表達他們有如走在蛋殼上,怕說錯話,怕關愛不夠,怕子女情緒波動,怕子女不和他們溝通,更生怕悲劇上演。總之,他們害怕蛋殼要破裂。可是,「怪獸家長」沒有發現他們越是把子女視作蛋殼,他們的子女越變得脆弱,然後兩方面都更覺無能為力,構成惡性循環,變了一家幾隻怪獸「嘩嘩嘩嘩」在任由情緒的唆擺,聽下去很搞笑,事實是很可悲。

很多人認為「怪獸家長」只指責子女,事實是這些父母對自己也很嚴格,甚至都覺得自己做錯了。有一個爸爸問﹕「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 另一個又問﹕「我是不是做錯了﹖」那邊廂一個又說﹕「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樣和她溝通。」診室中有時候充滿了種種無助、自責、沮喪、絕望和擔憂,一隻隻「怪獸」滿面愁容。這些都是「怪獸家長」鮮為人知的一面,只有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委屈,了解彼此的壓力。諷刺的是大部份的孩子卻完全不知道「怪獸家長」的「真正感受」,他們以為「怪獸家長」老是生他們的氣。

「怪獸家長」不是真的「怪獸家長」,他們只是披著狼皮的羊,而他們的心和他們子女的一樣脆弱無助。我有時候覺得如果子女和家長能看到對方的痛是如此相似,明白家庭中的不良互動,或許他們不會再如此傷害對方。「怪獸」不再是「怪獸」,而「怪獸家長」也不用帶著「怪獸」的標籤,然後一家和諧好好的活下去。

離別在即,我的「怪獸家長」請你們好好照顧自己,放下對自我的批判,並愛自己多一點。偶爾也請你把那個連著你和孩子的插頭給拔掉,相信他們會在跌碰中成長,給他們多一點成長空間,讓他們與你感受生命的喜怒哀樂,學會責任,學會忍受痛楚,學會承擔。

人生有很多苦楚,學會放手,讓子女感受生命的種種點滴才是寶貴的家教。誰沒有跌過﹖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怪獸大學沐浴鹽球 Homemade Natural Epsom Salt Bath Balls



自己動手做沐浴鹽球使我很想立刻去泡個澡! 

按個人喜好可做不同的形狀和香氣


泡足和泡澡是我 "Me Time"的活動,減壓和減痛效果達至百分之九十。有時候,工作壓力大,引致脖子和肩膀痛,我便期待在澡室播放音樂、泡熱水澡。現在想想也覺得很舒服......

我最近買了一些瀉鹽(Epsom Salt)回家,加入喜歡的精油便可以用作泡澡減壓之用。一般成人可加入兩杯瀉鹽在洗澡水中,然後泡上十五至二十分鐘。這種泡澡的方法,等同在外面買浴鹽來泡,亦有助排出身體毒素,只是便宜很多 (一包4磅的瀉鹽約 $2.99至4.99美金,即為港幣$24至$40元左右)。

Epsom Salt (Magnesium Sulfate) 俗稱「瀉鹽」。

家中一堆瀉鹽最好拿來做不同的沐浴鹽球,讓視覺、嗅覺和觸覺得到享受。如果家中有小孩子,不妨跟他們一起做這樣的浴鹽球,然後給他們泡一下。這不但是暑假其中一種親子活動,更可以是和小孩子一起做的科學實驗,培養親子關係。

我在Walmart找到怪獸大學的模。(美金$1,約$8港幣)
毛毛用了2滴藍色,大眼仔用了2滴藍色和2滴綠色。

怪獸大學的成員,希望貝貝會喜歡。
基本材料Basic Ingredients﹕ 
瀉鹽(Epsom Salt) 1 cup
檸檬酸 (Citric Acid) 1/4 cup
梳打粉 (Baking Soda) 2 1/2 cup
水 (Water) 2 tbsp
*小噴壺 1個 (噴水用) water spray bottle
浴鹽球的定型模 (可以是Silicone 冰格、小蛋糕的模和蛋糕紙或其他家中有的模)

*我用了一個舊的化妝水噴壺。

(左Left) 食物色素 Food Coloring (右right) 檸檬酸 Citric Acid

蘇打粉 (Baking Soda) 
天然的精油 (Essential Oil)

可增減的材料 Optional Ingredients﹕
1. 椰子油 2湯匙
Coconut oil 2 tbsp
2. 個人喜歡的天然精油 (薰衣草、薄荷、玫瑰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10-15滴
Essential oil 10-15 drops, such as lavender, peppermint or rose, depending on fragrance preference
3.食物顏料 1至2滴
Food Coloring 1 to 2 drop, depending on color

注意﹕ 如對食物顏料或精油過敏,不宜使用。當皮膚有過敏的情況,請勿使用。


方法﹕
1. 在一個大碗,加入瀉鹽、檸檬酸和梳打粉,然後拌勻。
2. 把水、椰子油和精油混入,放入噴壺中。
3. 把 (2) 慢慢噴到(1),不停的用手或更拌勻至粉末變成可以壓成crumble的狀態。
4. 加入1-2 滴的食物顏料,然後繼續拌勻。
5. 在模型中塗上一層簿簿的油,這樣方便等一下把沐浴鹽球拿出來。
6. 把(4)壓到模型中,用手指不停的壓實,然後等上最少30分鐘。
7. 如果模中的沐浴鹽已成石膏狀,即可把模型反過來,然後小心的拿出。
情人節巧克力的M & M盒子

等等等至乾透,要有耐性。


今天一口氣做了很多。
以下是一些不同的做法﹕

如果只把沐浴鹽壓在蛋糕模的一半,用第一個方法可做成以上的效果。

Gelato 的顏色最有夏日的感覺!


Bath Cupcakes:可以用小蛋糕紙和鬆餅模去做成小蛋糕的樣子。

Epsom Salt  Super Fizzie Bath Cupcakes 沐浴鹽小蛋糕的做法﹕
Epsom Salt Bath Cupcake

不能吃的小蛋糕。Inedible cupcakes.


注意﹕ 以下這個方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乾,而且會膨漲,把材料放在半個小蛋糕模中便會自動慢慢發漲。當你把這個小蛋糕放進水中會如倒香檳一樣有泡泡出來,很有視覺效果。

材料 Ingredients﹕ 
梳打粉 Baking Soda 1 cup
瀉鹽(Epsom Salt) 1/2 cup
檸檬酸 (Citric Acid) 1/2 cup
水 (Water) 2 tbsp
*小噴壺 1個 (噴水用) water spray bottle
浴鹽球的定型模 (小蛋糕的模和蛋糕紙)

可增減的材料 Optional Ingredients﹕
椰子油 (Coconut Oil) 2 tbsp
香草精油 (Vanilla Extract) 1 tbsp [這個會做成香草味的蛋糕]
食物顏料 1至2滴 [以下的小蛋糕用了藍色]
Food Coloring 1 to 2 drop, depending on color
小蛋糕的裝飾糖粉

方法 Method﹕
1. 和以上的做法一樣,但要最少等上6個小時,最好等過夜。
2. 把材料放在半個小蛋糕模中便會自動慢慢發漲。
要下水了!

要分解了!


短短十秒內...

玩完,剩下小蛋糕的裝飾糖。

存放方法﹕
1. 放在很乾的罐子中。
2. 避免潮濕的地方。

草莓芒果汁 Strawberry Mango Juice


清早來杯草莓芒果果汁,排毒健腸


夏天是買草莓的最佳時機,美國的草莓又大又甜,而且很便宜。早個星期,我們在Whole Foods買了兩盒有機草莓,一盒才約兩元美金 (約16元港幣)。我們把部份的草莓做了草莓沙拉,部份的做了雜莓沙拉,剩下的就急凍起來,留待打果汁用。 由於農夫會灑較多的農藥在草莓上,所以我和Honey K建議選擇買有機草莓。如果沒有有機草莓,一般的草莓要多泡洗幾次才可食用。

草莓和芒果本身就很甜,是夏天的水果,這個飲料不用再加糖,家中有薄荷葉可加入兩至三片一起打碎,這樣渴起來格外清新。我剛飲了一杯,現在要外出做瑜伽了,下次再分享其他草莓的食譜,希望你有個健康又平靜的周末。


Ingredients 材料﹕
1. 草莓 6大粒 (如果草莓小,用10-12粒)
Strawberries 6 big ones or 10-12 small ones
2. 芒果切粒 1 杯
Mango (diced) 1 cup
3. 開水 20 oz
Water 20 oz
4. 檸檬汁 2 tbsp
Lemon juice 2 tbsp


Method 方法﹕
1. 洗淨草莓,把芒果切粒。Wash the strawberries thoroughly. Dice mangoes into small cubes.
2. 把所有材料加入果汁機,按鈕。Add all the ingredients into the blender. Press the button.
3. 可以立刻飲用。Drink immediatel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