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dinary people with extraordinary compassion for life, food and people.
一切從簡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On being a woman, too 可以和而不同嗎﹖
我的客戶大部份都是女性,富貴的、貧乏的、雙性戀的、異性戀的、同性戀的、年青的、中年的、年老的、我都有遇過,但是以往都沒有一個客人會跟我討論她對自己性別的看法。今天,她回到我的診室,問我﹕「我怎樣做才可以安睡﹖」我反問她﹕「我們怎樣做才能讓你在工作感到較少的壓力﹖」她搖搖頭跟我說她每天工作的艱鉅,那種壓力的味道,那一刻,我在診室感到一種無形的壓迫感,我幫她吐了一口氣。
女人要在職場上顯現自己的能力並不容易,有些人,無論男或女,會不經意貶低女性的能力,就以美國這個民主國家最為嚴重。Sarah Palin曾被嘲諷成最好的自慰物料,希拉利在媒體被指為Bitch,更被人說她因為PMS或更年期影響她的政論,現任的美國第一夫人米雪奧巴馬更被指她揮霍及常常給媒體品評她的衣著...有多少人知道這三個女人默默為國家做的事﹖ 有多少人知道美國現時的抗肥胖症的宣傳活動都是米雪奧巴馬推動的呢﹖ 有多少人會這樣批評嘲諷及品評男人﹖ 難道女人的尊嚴便不重要﹖
我的客人跟我分享當她任職在某公司時,在管理階層中,只有她是女人,其他的高級行政人員都是男人。那時候的女人大部份都只兼任秘書和文職工作。因為她是女人,她說,她要比其他人努力百倍而得到認同,所以她學會了日以繼夜的工作,就算壓力多大,她只可以面對及討好「觀眾」。現在的她年紀大了,健康不如以前,更年期的來臨,促使她不得好好的休養,重新學習照顧自己。可是,她停不了下來,因為這多年的工作模式讓她成了工作狂,她把社會對她的期望都一一內化,那種壓迫成了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當她達不到自己或他人對她的期望之時,她對自己感到失望,然後感到惶恐不已,一方面年華老去,另一方面工作迫人,一時間,生活失了平衡點,無形的恐懼成了她決定先學習照顧自已的動力。女人善於照顧他人,但不善於照顧自己,我常常再三的提醒我的女客人。至於男生,我也是說類近的話,特別是在美國社會,文化常常提醒男生需要自給自足,經常保持一副刀槍不入的樣子,實際上他們跟女人一樣也需要一個心靈的依靠。
根據演/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理論,因為女生和男生天性的特點,使他們面對不同的「適者生存」問題,如男人要找到能為他繁殖的健康女人(即是具有相當的外表特質,如身材均等,樣貌對稱等) 。女人則要找尋可以為她願意投放資源的男人,畢竟要生一個孩子是十月懷胎的,在懷胎的時候,她需要他人的照顧。這理論認為男女的不同不代表其中一高一低,只是各有所長,進化心理學理論強調兩性的平等。Social Structure Theory卻認為男女的社會角色做就男女心理發展的不一樣。簡單舉一個例子,因為女性通常擔任培育的角色,促使女生較男生會照顧他人,重視關係; 男生卻因為在外工作,需要「戰鬥能力」,以至變得重視權力。這兩理論前者偏重於生物學和進化論,後者著重環境/文化的影響,而事實上兩者都對現代的兩性心理去均有重大影響,相輔相成。
我認為兩性之間,無論是生理或心理,本來就存在著不同。這種差異應該用我們中學時代學習的「和而不同」去適應,而不應該是兩性之間的權力鬥爭。女生要給女生和男生空間,男生也應該給男生和女生空間,探索生存的方法。你踏我一腳,我踏你一腳,我挖苦你,你挖苦我,何苦﹖ 就算講笑,希望大家也不要拿性別來講笑。試想想如果你的孩子日後給稱為「剩女」又好,「剩男」又好,「豬排」好「牛排」好,你還會笑得出來嗎﹖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下去,給加上標籤的自尊會到那裡去﹖ 而不被加上的那一群因為怕會成為outgroup,也只好繼續重覆社會認可的norm,請問有多少人真正的,開開心心的活在那些norm中,又是那些人「允許」那些norm 的存在﹖
請給男生空間,請也給女生空間,讓我們尋找和而不同的世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