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有耐性,調味材料不一定要多,最重要的是因菜色以下 (如蕃茄配羅勒為 上)。
忌亂發脾氣,快刀斬亂麻。
宜細味品嚐,忌狼吞虎嚥。
我最近比較留意小孩子的心理發展。眼看最近的新聞及周遭的小孩及青少年被社會、家庭及學校所「忽視」,我心中不期然感到不快、憤怒和擔憂。畢竟很多時候,問題的出現,不是一個人的責任。
來見我的家長通常對子女的學業及心理狀況都十分關注,又有時候過份關注。做小孩子的讀不好書,做家長的十分緊張。聽他們所言,好像甚麼可以做的都做了,為甚麼小孩子還是不能專心﹖看看這個家庭,小孩子沒有甚麼讀書的能力,家長給他們自由,要讀就讀,不讀也罷,愛理不理。孩子長大,沒有甚麼技能,卻決定重新做人,然後驚覺語言能力很低,甚至有學習障礙。再看看別的家庭,家長認為小孩有障礙學習,過份擔憂孩子的發展,然後過份投入孩子的生活,為他一一準備對面社會。一個母親擔憂小孩,本來是沒有錯的,可是過份的愛、過份的培育,養成十八歲的孩子每件事都依靠母親...像這樣的個案累見不鮮。令人心痛的是看著小孩子在每一個圈子裡爭扎求存,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卻不是人人能夠聽見,然後一個又一個的給遺留下來。
家長多半問﹕「我甚麼都試過了。我應該做甚麼﹖」 作為一個臨床及教育心理學的學生,我還沒有養肓兒女的經驗,臨床經驗也有限,但是我認為因材施教為上,環境對培養小孩子十分重要。天生有缺憾不是結論,後天過多的培育也不是上策。所謂的肓兒秘方實屬老生長談,只是要施教在小孩子的身上卻不容易。
單是了解和聆聽就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聆聽是專心的給對方一個機會表達他們的現實。專心是指給對方一個一對一的場合,專心是沒有blackberry騷擾,專心是沒有一面工作一面聽,專心是指SINGLE TASK. (我絕對反對multitask listening), Texting也不是聆聽。很有可能你不會同意小孩子的現實,可能我也不會同意他的現實,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給這個小孩子一個安全的空間發表他的所感所想。先聽完小孩子的話,然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你不用否定他的現實,你也不用否定自己的現實,用分享的心態,這樣小孩子才會願意告訴你更多的想法,更多的秘密。如果想正面影響小孩子的發展,專心聆聽是第一個建立關係的方法。有了小孩子主動向你「報告」生活,做家長就不用過份擔心小孩子「收埋」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