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簡

一切從簡
為保障病人隱私,作者於心理學隨筆內並沒有在未經客戶的同意下,放置任何病患的真實故事,所有包含心理治療的故事內容都已經改編,忌對號入座。另外,本人不能在網上隔空治療,所以本網站並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心理諮詢服務,如有需要,請到醫院或診所求診,敬請留意。All the psychotherapy stories are written in ways to protect clients'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acy rights. NO real and identifiable clients' stories are shared on this website without their permission. No psychotherapy consultation will be provided on this website. Please do see your local provider for any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畢業焦慮 Graduation Anxiety

大學生的煩惱﹕ 「畢業後應該做甚麼﹖」
研究生的煩惱﹕ 「畢業後應該做甚麼﹖」
博士生的煩惱﹕「畢業後應該做甚麼﹖」

如果你面臨畢業,又有以上的焦慮實屬正常不過。適量的擔憂可讓學生更用功讀書,以及計劃將來,準備求職或繼續升學。可是,如果因為以上的焦慮,沒有辦法正常用餐 (暴食或胃口大大減少)、睡覺(失眠或過份睡眠)、進行社交活動(足不出戶),你便需要考慮尋求心理輔導,或找個人聊一下。

每年春季一到,診所便多了很多學生因為畢業壓力而求診的個案。對於這些同學因為擔心畢業而出現的暫時性焦慮,我稱作「畢業焦慮」。普遍最初的症狀是失眠或是常常覺得很累,提不起勁,胃口變大或變小,有些同學更可能會皮膚出疹。心理上,有些人變得抑鬱、有些人煩躁、有的容易發怒,有的變得異常緊張,有的人變得沉默。這種臨床性的畢業焦慮不但影響心情,身體健康,日常作息,正常社交,還有機會誘發抑鬱症或其他心理病,所以不容忽視。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我常常遇到的一種學生,我叫他們「極端理想工作追求者」。人各有志,有理想本身是件好事,值得鼓勵。可是這類人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立刻找到「理想」工作,即是應該要十分喜歡自己的工作,應該十分享受自己的工作,而且工作應該要充滿意義。最好高人工,好福利,一周工作不超過40小時,做跟興趣相關和自己拿手的事......如果你找到,我會恭喜你,你可能很清楚自己要甚麼,這是你的幸運,但是這個世界大部份人都沒有辨法一下子找到這份完美的理想工作,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

第一、二、三、四份工作不理想其實很普遍,沒有辦法一下子找到好工作也很正常。我申請過很多不同的工作,也在不同的時期當過很多不一樣的角色﹕ 家教、研究員、美術老師、會話老師、暑期課老師、大學助教、侍應 、公關 、雜誌記者、行政助理、圖書館服務員、輔導處的櫃檯小姐、心理輔導員 (psychotherapist)、大學講師 ......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大學畢業後,過了七年,我才正式當上臨床心理學家。 七年前,我很希望在醫院工作,現在其實還是很喜歡醫院的工作環境,但我在大學的保健處工作愉快,實在沒有甚麼理由挑剔。雖然不是「最理想」的工作環境,但是已經十分接近理想了。理想不一定在你面前,但也不一定遙不可及。現在沒有明確的理想,也不代表以後沒有。現在未能達到,也不代表以後不會。時間、恆心和經驗會把你跟理想拉近。

就是你多厲害優秀,人家也不是一定要請你。我開始申請工作的時候,有時候會十分氣餒,心中不停想為甚麼人家不請我﹖ 為甚麼沒有回音﹖ 我覺得自己不錯呀。工作了一段時間,回頭想,為甚麼人家一定要請我﹖ 我一定比其他申請者適合這份工作嗎﹖ 就是這些公司不聘用我,這也不一定代表我是個沒有用的人。說不定其他原因也有很多﹕ 人家不請國際學生、有能力的人很多、我需要更多的工作經驗、求職信的內容不夠突出......曾經有個學生擔心找不到工作,變得很憂心,集中不了精神,睡眠也受到影響。我問﹕ 「你申請多少份工作﹖」他說﹕「十份。我收到的只有兩個面試的邀請。」我心想﹕「兩個也不錯。」你想收到多少﹖ 「最好只有一家拒絕。」 這樣的想法不合乎實際狀況,就算你是全校第一的學生,在這世界有這麼多全校第一,為甚麼人家一定要給你這個第一,而不給另位一個第一呢﹖ 後來我問﹕「那如果只有這兩間公司呢﹖」他回說﹕「我會覺得自己很失敗。」

「極端理想工作追求者」要特別注意一種思維模式—「沒有人請我是我沒有用。」人家不邀你面試或不顧用你的原因有很多,不是你沒有用,而可能是你的用處在其他地方。我發現這種學生通常平步青雲,很少給人家拒絕,也很少遇到失敗。另外一個共通點是,這些學生每遇到挫折時都會給家人十分嚴厲的指責,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及不合理,更極為害怕人家拒絕自己。以上這種怕拒絕的心態就是做成焦慮的主要原因。只要多申請工作,多嘗試不同的工作,既不會浪費光陰,也不會餓死,又可以減低畢業時出現的焦慮。不斷的給人家拒絕是給自己最好的磨練。只要多嘗試給人拒絕,才會明白一山還有一山高,然後學會做人要謙卑的道理。謙卑不是沒有自信,謙卑是承應自己不錯,並欣然接受自己的不足。

理想可能會隨時間、人生價值觀和環境改變,昨天的理想工作不一定是今天的理想工作。沒有家庭負擔的人,起初可能會選擇常常需要超時、薪水較高的工作。可是,當有了家庭和孩子,有些人會改變人生價值的優先次序,放棄高薪厚職,然後選擇較穩定工時的工作,下班後和家人孩子共聚天倫。同時,這個世界也有些人會因為家庭而選擇高薪厚職,犧牲與家人的時間。每個人的需要不一樣,價值不一樣,沒有所謂對錯的選擇,只有天時地利人和的選擇,這是一個美貌與智慧並重的職業媽媽說的。如果理想是可以改變的,那又為何執著一時的理想呢﹖

面對現實。只要你願意和已畢業的學長學姐聊一下,你便會發現十個有七個都會抱怨一下自己的工作,十個有七個都不是在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十個有五個都可能在尋找更好的工作。這種生活不理想,但是很正常。這些人接受現實,學會與成長和現實妥協,沒有對不起自己或家人,他們選擇活於當下,盡可能在工作找到存在感和歸屬感,其實活得很開放和勇敢。對,他們或許會抱怨自己的工作,但是誰不會呢﹖

獻給所有將要畢業的學生。

大學的佳釀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一個女大男小的故事

日劇<<今天不上班>>劇照
說話有點急促的她,講到重點卻支支吾吾,蹺了十萬個圈子,才道出與未婚夫分手的真正原因。

分手並不是憂鬱和焦慮的起因,喜歡上一個年紀比自己年輕的才是。顧慮家人的看法、顧慮朋友的看法、顧慮對方的看法、擔心工作人生步伐不一樣、擔心生兒育女的心態......那個擔心清單長達多頁,坐在對面的我,聽了後也只能點點頭。個人來說,我不會在在此時說出「愛就愛」,「有甚麼好擔憂」的話。如果愛得這麼簡單,她便不會坐在我對面嚎啕大哭了

這時候想起早前看過的一部日劇<<今天不上班>>。故事講述一個30歲的女人面臨人生第一次戀愛,喜歡上的是一個比自己年幼的男子。這故事寫實又生動的描繪女性在30歲時面對的成家立室壓力,笑點很多,劇情輕鬆,不如韓劇看到你心跳加速,蝴蝶在肚子亂飛。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只有歇斯底理的女主角帶著一點點勇氣和男人談戀愛,故事貼近現實。

鏡頭一轉,回到坐在我身旁的她。她擦乾眼淚,冷靜下來。她徐徐的說﹕「嗯......其實......他不在的時候,我真的很想他。」那個他﹖ 分手了的未婚夫﹖ 還是年青男﹖ 我有點混亂。原來是年青男。再問她和這個年青男發展得怎樣﹖ 沒有約會,沒有牽手,沒有性關係,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他喜歡她嗎﹖ 她認真的覺得他是喜歡她的。沒有解釋。

她笑了,我也笑了。

有些女人到了某年紀想結婚,想安定,想生孩子,很合理。這不只是社會「規則」,還有生理壓力。她說﹕「如果我們不合,我又浪費了幾年青春。我已經在另一個男人身上花了八年的時光,我沒有時間,我怕我不能生孩子,我怕生了也沒有力氣去照顧孩子......」不能沒有規劃的過日子,但當手還未牽的時候,便想著七、八年後的日子,這也實在太讓人透不過氣來。戀愛的味道也未品嚐,就先焦急了,難怪吃不好、睡不了、工作不了。不過,不明白的是,如果是有結婚生兒育女壓力,那不是更應該和未婚夫在一起麼﹖ 為甚麼卻想跟年輕男在一起﹖

原來未婚夫跟她從開始到現在分隔兩地,認識雖有八年,但他們最長一起共處的時間只有二個月。用她的邏輯去思考,她的家庭計劃基本上是行不通的。現在遇上年輕男,正是她離開未婚夫的好機會。不管年輕男是否願意,她確切的擺脫了一段對她可有可無的距離戀愛關係。沒有對未婚夫任何的依戀,只有對年輕男壓抑著的情感,他的出現給她一個原因離開,如釋重負之際,卻又牽起另一種心理頭的掙扎,那是一個叫自欺欺人的關口。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