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為甚麼是肯捱麥記的女人,而不是男人﹖


2011年的冬天,拍於Wisconsin的Eau Claire。
當時他陪我到那邊的輔導中心進行實習面試,
晚上回Minnesota中時,我們到M記吃魚柳包餐。


在社交網熱播的短片—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挨麥記的女人成為街知巷聞的小故事。我看了後只是笑了一笑,沒有想到的是這短片還真反映了蠻多時下香港男人的心態。說穿了,這不過是有些男生沒有安全感,並把此感受投射到女人而己,然後合理化女人不愛你是因為你沒錢。女人愛不愛你,願不願意和你「捱」,有很多因素。女人知道愛情不是飲水飽,但也不至於抗拒和你飲水或捱麥記。這不是有錢和沒有錢的問題,更不是那餐飯的簡單。你身邊那個介意和你捱的話,她應該不會在最初選擇你。男人,我覺得你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身邊的另一半,一個正常的女人不怕跟你一起捱,因為大部份的女人都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當然,我也不否認這個世界的確有愛錢、愛面子、愛物質生活的女人,但這個世界同樣也有愛錢、愛面子、愛物質生活的男人,所以別把矛頭只指向女生。

做女人的我其實蠻喜歡吃麥當奴。就是美國的麥當奴和低下階層有連繫,一個餐的卡路里頗高,食物熱氣,薯條又不如亞洲的麥當奴好食,更與肥胖症掛勾,我久不久便會想吃一餐。你問我怕胖嗎﹖我怕肥,但我不是每天吃,所以我不知道要怕甚麼。你說﹕「咁 cheap﹖」陳慧琳當年在電影<<薰衣草>>也只是吃公仔面,但是沒有人想到「cheap」。我們對事情的聯想或價值評估其實是社會灌輸的,甚麼是cheap,甚麼是classy,社會透過媒體、教育、父母、朋輩及產品早就教了我們一套價值觀,但是這都不是鐵一般的事實,你相信就真的輸了。上星期天,我才和Honey K到Cottage Grove的麥記吃過早餐,簡單吃一吃,便到洲立公園行山。我們的感情,甚至我的體型,不會因為吃不吃一兩餐麥記而改變,心態才是影響感情的因素。

婚姻和麥記,其實只是個比喻,不是一條款項,更不是擇偶條件中的一個check point,無需要因為她吃不吃麥記而結論感情生死,或「預言」她娶不娶得過。女人娶不娶得過和她吃不吃麥記在現實中並沒有關係 (請讀主場新聞或到魚之樂中看其中一例子﹕我那不肯捱麥記的女人)  。如果你的女人每天和你「捱」麥記,飲食不均衡,這也不見得是好事一椿。當然,我要記得麥記和婚姻只是比喻而已,無需太認真。

不過,我又認真的想,為甚麼肯捱的是個女人,而不是男人﹖於是我決定再看一次那短片。我卑微的結論是有些男人認為要捱的當然是身邊的女人,如果她不願意和你捱的就是「西面人」(其實我不知道甚麼是「西面人」) 或者「港女」,而沒有錢,沒有條件就是分手的理由。如果今日段短片兩性角色對調,講的不是麥記,而是手機電腦,那故事的發展會是怎樣呢﹖矛頭是不是也只會對著女人﹖我沒有答案,只是希望大家細心想想。

作為一個普通的女人,我認為如果有個男人放下「包袱」和我「擹」(享受) 麥記,我會很快樂。我會和他分享我的薯條,他會讓我咬一口他的魚柳包,然後我們一起傻傻的笑說﹕「好味。」只要幸福,飲苦茶再苦也不怕的,吃甚麼都只不過是一餐飯。相反,相處不好,吃更好都食之乏味,而美酒佳餚到最後不過是心靈的慰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要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