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港式烤豬排飯 Bake Pork Chop Loin Rice in Tomato Sauce


中學有一段時間會訂某飲食集團的飯盒。儘管少女時代的我常常把「肥」字掛在咀邊,每個冬天,我總期待從飯箱端出一盒熱騰騰的焗豬排飯。到美國讀書後,便沒有再吃焗豬排飯了。每個冬天,我總有些時候想起那一客蕃茄焗豬排飯,蕃茄醬淋在烤過的豬排和蛋炒飯上,洋蔥和豬排的香氣混合在一起,加上那粒粒分明的蛋炒飯,那是香港茶餐廳/快餐的味道。今天讓我來回味一下香港專屬的焗烤豬排飯。

所需時間﹕
約45分鐘

份量﹕
3-4人份

材料﹕
豬排6片
蕃茄切粒 1罐 (我用了Multi-Glen Diced Tomato-Fire roasted,用一般或其他牌子也可以)
熟飯 (我煮了2杯米)
紅蔥頭2粒 (切碎)
蛋 2隻
麵粉 1杯+1 tbsp (我家中只有unbleached all purpose flour)
麵包糠 1-2杯 (我家中只有Italian seasoning的,用一般也可以)
芥花子油 適量
奶/牛油  2 tbsp
碎起/芝士 4-5 tbsp (普通的車打起士便可,我用了比較sharp的Gruyere)
蕃茄醬 Ketchup 1/2 杯

醃料﹕ 鹽 1/2 tbsp、黑糊椒 1 tsp、紅椒粉  (Cayenne Pepper) 1/2 tsp、牛至(Oregano) 1 tbsp 、薑粉 1/2 tsp、香芹碎 (Parsley Flakes) 1 tbsp、蒜粉 1 tbsp

*如果沒有以上所有的醃料,可只用基本的鹽、胡椒、薑和蒜頭。

做法﹕
1. 洗淨已去骨的豬排,用刀背拍鬆豬排兩面。

2. 混合醃料。

3. 把麵粉、蛋和麵包糠分別放在3個不同的盆子上。


4. 豬排用刀背拍鬆後,在兩面加上混合的醃料,然後沾上薄薄的一層麵粉,再沾蛋醬,最後沾上麵包糠。

豬排用刀背拍鬆後加上混合的醃料
沾上薄薄的一層麵粉

再沾蛋醬和麵包糠
5. 用中小火加熱平底鍋,加入芥花子油和奶油。油和鍋都熱後,放上豬掛,煎至兩面呈金黃色,不用完全熟透。



這樣豬排便有一個很美麗的crust。
6. 豬排放在一旁後,預熱烤箱至350度F。在平底鍋上加入少許油,加入紅蔥頭炒香,再放1湯匙麵粉混合,再加少少水或雞湯把剛剛在鍋上的殘餘都煮在一起(de-glaze),再放入一罐蕃茄粒和1/4杯蕃茄醬,煮至成一個濃濃的蕃茄醬。



7. 把熟飯放在一個烤盆上,加上豬排和煮好的蕃茄醬,放烤箱350度F烤25分鐘。



我做了兩個版本﹕ 1個蕃茄醬淋在豬排上面,1個蕃茄醬放在飯和豬排的中間。
8. 25分鐘後,我在有蕃茄醬在豬排上面的那一份,加上少量的起士 (喜歡芝士的可以加多一點,但Honey K和我不太喜歡太cheesy的料理,所以只放了約4湯匙的碎芝士)。把烤盆放回烤箱,用BROIL MODE烤5分鐘,然後便可以吃了。


吃前加上香芥碎更為美觀。
豬排外脆內軟多汁,吃起來不會乾,加入現煮的蕃茄醬,香濃可口,飯有著淡淡的蕃茄和牛至味。
配上一碟西蘭花營養更為平衡。



Honey K說他比較喜歡蕃茄醬在飯和豬排中間的那一份,我比較喜歡蕃茄醬淋在豬排上的,你呢﹖

另外,香港朋友介紹美都冰室的焗豬排飯好吃,愛吃的朋友到香港的時候千萬別錯過。



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味道的回憶 [大白菜燒餅]

大白菜燒餅
奶奶過世後,她好一陣子沒有下廚。她每天都吃同一樣的食物,早餐麥片,中餐火腿雞蛋三明治,晚餐到外面吃一碗油麵。她每天盡量不想著奶奶,可是日子越發難過。有一天,不太記得聊甚麼了,她說要給我看一個東西。她從錢包拿出一張殘舊的紙,紙上充滿了各種油污,有著重覆閱讀過的痕跡,還有些味道。她說﹕「這是我奶奶的食譜,我一直帶在身邊,卻沒有再拿出來看。」

那是一張食譜,單純文字內容,沒有圖片,簡單的道出大白菜燒餅的做法。小時候,因為父母的工作關係,平日她都由奶奶照顧,而週六、日便回家和父母一起住。每個星期一,奶奶都會做她最愛的燒餅,等她回來,說是和她奶孫兩人的燒餅約會。

她憶起那段小時候的日子,奶奶一面切大白菜,一面哼著粵曲。有時候,她鬧著,奶奶會放下刀,抱著她轉幾個圈,然後她便哈哈笑。離家上大學後,她時常打電話給奶奶,跟她聊起食譜,還有每個星期一的燒餅約會。奶奶會問她燒餅的味道怎樣,她會說沒有奶奶的好吃,然後奶奶便教她煎餅的秘訣。兩人隔著電話吃著味道一樣的燒餅,分享煮飯心得。因為奶奶不會煮西餐,但喜歡吃她做的料理,她會在電話教她烹調牛排和羊架。她說到笑了起來。

我問﹕「多久沒有吃大白菜燒餅了﹖」她眼帶淚光說﹕「奶奶生病後便沒有再做,不知道為甚麼,只是覺得奶奶不在了,也就覺得沒有意思。」那今天再做吧,用來紀念奶奶的一生,還有那段珍貴的回憶。那天她在菜市場買了大白菜、培根、麵粉、山藥和雞蛋回家,播著奶奶喜愛的粵曲,看著那殘舊的食譜,在廚房煎了一份燒餅。儘管好陣子沒有做,燒餅的味道沒有變,還是奶奶留給她的那份味道。

人離去了,但活在人腦海中的記憶並不會隨時光逝去,只是給放在大腦櫃子的一角,就像電子檔存放在電腦記憶體一樣,你不按delete清掉它,它便會繼續存在。生老病死,誰也躲不了,既然如此,何不以活著的每一刻,為曾經愛你的人好好活著。做一份屬於你們的燒餅,紀念她的好,紀念你們的情,學習沒有她在身邊的日子。


大白菜燒餅 Napa Cabbage Pancake

大白菜爽甜,配上培根的香氣、泡菜微微的辛辣,以及淡淡蔥香,這道料理很香口健康,吃罷很有飽足感,吃一片便可以當午餐了。

材料﹕

大白菜(切絲3杯); 山藥泥1杯; 蛋1隻; 水1/4杯; 低筋麵粉 100克; 鹽1/4茶匙; 烹大師 1茶匙; 黑胡椒 1/4菜匙; 泡菜1/4杯 ; 培根3片(切碎); 蔥2條



佐料是拉茶美滋 served with Siracha Mayonnaise




份量﹕ 
3片 (每片直徑6吋,厚1-2cm)


做法﹕


1. 把切碎的培根放在一個平底鍋煎至金黃香脆。



2. 在一個大碗中加入大白菜、鹽、黑胡椒、和山藥泥,然後拌好。

3. 加入麵粉和蛋,用筷子或叉拌勺 (切勿搞拌太久)。





4. 最後把先前煮好的培根連油加入麵糊輕輕搞拌。


5. 在不沾上鍋加一湯匙的橄欖油或芥花子油,以中火溫熱鍋子,加入適量的麵糊,用更把麵糊壓平,並在上面放韓國泡菜然後煎約5-7分鐘,大概煎至不沾鍋呈金黃便可。



煎至這個樣子便可。
6. 最後用刮刀(scraper)輕輕把燒餅反過來,再煎5-7分鐘或至完全熟透。

7. 在煎的過程可以用一比一的份量調配出是拉茶美乃滋﹕ 一湯匙的是拉茶辣椒醬加一湯匙的美乃滋,攪拌混合便完成。

我加了一點香菜粉在上面。
8. 把燒餅切成一小份,沾點佐料便是一道家常菜了。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後園簡約婚禮 Backyard Wedding



Honey K和我憧景戶外婚禮,於是我們在七、八月的時候「臨時」決定在本年十一月一日舉行一個在家中後園的小型結婚派對。沒有傳統禮數,沒有伴娘、伴郎和兄弟姊妹,也沒有大龍鳳,只有一些在美國的朋友,以及可以前來到賀的家人,可說是一切從簡。

家中的結婚佈置,都是淘寶貨,中國製造。
簡約,其實還是需要準備,從佈置到接待,我們一手一腳包辦。雖然有點累,但卻讓我倍感婚禮的溫馨。我們在美國的婚禮走中式路線,主色為紅、綠及啡色。由於在美國較難買到合心意的設計,我在淘寶買了一些喜字帖、佈置和回禮直送到美國,兩人自己動手佈置家居。我第一次用淘寶,便遇上很貼心的賣家,他們幫我們設計了回禮的包裝,一份份精緻得很,裡面的勺子和筷枕的手工也很讚,賓客收到後都很是喜歡,賣家用心的服務更是讓我們感動不已。


十一月一日儘管早上有濃霧,天氣卻和暖起來,九點過後,太陽高掛,婚禮時更達20多度,正值一個和暖的秋日。溫和的陽光曬在皮膚上,帶有露水的草地閃閃發光,加上成千隻的小甲虫到處飛舞,隨時空降在我們身上,是名副其實的後園婚禮。(^.^)""




我們租了60張椅子,4張長方桌子,3張圓高桌,另外買了3個木箱、1塊黑板、幾個喜字貼和24個氣球(紅色、粉紅色和珍珠白),然後利用自家的後園,堆砌出一個簡約謙卑的結婚場地。

我們在Ikea買了小黑板,簡單的畫了一個Welcome Sign。
我們隨便用了家中的一個櫃子讓賓客簽到。
用了酒箱來作簡易的佈置。
桌上的鮮花擺設。
由於價錢關係和個人對花的要求並不高,我請了朋友幫我做棒花和幾個放桌子的小擺設。
餐飲方面,我們請了一家當地的餐廳提供中式餐膳服務,還準備了一些西式前菜、小吃、飲料和餅乾,讓賓客以自助型式拿取食物和飲料,減少了大量的人工。另外,我們有好幾位很貼心的朋友和愷的父母在場幫忙打點,並為我們拍攝,讓我們輕鬆的進行婚禮,真的很是感激。如果只有我們兩人,實在是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安排妥當。


餐廳準備了台灣有名的割包。
我們買了Honey K最愛的海綿水果蛋糕,要求蛋糕師幫我們做很簡單的設計。
至於音樂,我們請來一位朋友幫我們在進場前彈琴伴奏,悠揚的樂聲在草地上演奏著,十分浪漫。我們也麻煩了另一位朋友幫我們播放先前選好的音樂,特別在進場、離場、以及派對中播放。
鋼琴王子為婚禮奏出動人的樂章。
當天的誓言是我們親手為對方寫/選的,我們在婚前都保密,沒有告之對方。當Honey K用英語朗讀誓言後,我已經眼濕濕,但我還是唱了范范「最重要的決定」的副歌,結果他雙眼通紅,一行鼻水,一行眼淚,而我更是唱到走音,哭笑不得。那是整天最感人的時刻,我聽到大家鼻酸酸的聲音,後來才知道不少人都在擦眼淚。





儀式結束後,我們往房子的方向走,我們一面走,賓客一面為我們吹泡泡歡呼。
剛好婚禮是萬聖節過後的一天,我們為了讓婚禮更輕鬆,我們加入了Cosplay的環節,鼓勵賓客穿上有趣的服裝。婚禮儀式過後,我和Honey K用十分鐘的時間換上古裝,跳了第一支舞,還拋了棒花。手一拋,棒花除除落在一位年青有為,個性又可愛的男子懷中,天意呢,大家搶也搶不到。




有些東西是命中注定的,要搶也未必搶到。
我很久以前便寫過,婚禮只是一場婚禮,婚姻比多高級的婚禮還要重要。或許是用這般的心態,那天我很快樂,很滿足,回頭過來,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多吃一點菜。要籌備一場婚禮很艱鉅,要經營一場幸福的婚姻更艱辛。我希望已結婚、快結婚或已定婚的好朋友緊記婚姻雖然有它的陰晴圓缺,別忘了在婚禮對彼此的約定,要好好相愛。

祝(我)你們永遠一起成長,緊守對彼此的愛。